如果你我都相信氣候變化是個問題,相信它對這個星球的未來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那我們該做些什么?
清華大學學生零碳未來協會會長謝璨陽的答案是,先理解問題所在,然后成為踐行者。
謝璨陽是參與7月22日舉辦的世界青年發展論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主題論壇的青年嘉賓之一。在當天的“圓桌對話”環節,他和另外6名青年分享了各自對氣候變化的認識,以及在促進零碳發展方面的嘗試。他們相信,行動是對未來最好的回應。
如果沒有行動,任何對氣候問題的擔憂和呼吁都將是一紙空談。謝璨陽認為,全球向零碳轉型的核心在于每一個人的行為轉變。從減少購買不必要的消費品,到使用“生態友好”產品……一個個微小的行動匯聚在一起,就會帶來巨大的改變。
“當你、我,以及我們的家人都參與其中,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就不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謝璨陽說,隨著關注者成為踐行者,人們對綠色未來的理想將變成現實。
阿拉伯青年氣候行動網絡發起人尼沙德·沙菲相信,青年在氣候問題上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們的行動可能推動環境政策的調整。“有更好的教育背景的年輕人,也有能力、精力和潛力促成實現傳統能源到可再生能源的轉型。”
“行動起來,就在此刻。”“光盤打卡”行動創始人柳濟琛認為,綠色發展需要青年用行動落實。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首席青年官何超欣相信,青年這個“橋梁”讓人們對美好環境的期待與現實相連。
氣候變化是全球的熱點問題,它影響著我們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全世界有共同的價值追求。但“獨木不成林”,氣候問題的解決方案離不開全球不同區域的青年共同參與。參與“圓桌對話”的年輕人相信,氣候變化這個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也需要全球共同面對。
“沒有哪個年輕人不關心自己的未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全球青年大使、印度青年桑帕達·文卡特什說,氣候問題影響著每一個人,也沒有誰能獨自解決它。“氣候問題關乎公平、科學、經濟、區域治理……需要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需要全球青年共同合作。”
“我們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解決氣候問題需要我們理解不同區域所面臨的問題、背景和文化。”尼沙德·沙菲認為,實現碳中和這個宏大的目標需要結合跨世代的智慧和資源,而區域合作有助于放大每一個微小的努力。
“只有通過分享知識、促進國際合作,才能讓所有人理解我們面臨的問題。歷史上,發展中國家的青年一直為世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梢哉f,我們這代青年在合作方面的潛力非常巨大,在創新、建設等領域更加密切的合作,將切實推動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沙菲說。
穆林德瓦·摩西是環保組織“循環信任網絡”聯合創始人,這個23歲的“氣候行動者”相信,合作有助于我們“豐富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同時更為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困境。
“我們被認為是未來的領袖,但事實上,我們此刻就應該發揮作用。參與到我們所處的文明之中,才能更好地建設它,為阻止氣候變化提供解決方案。”摩西說。
“綠色浙江”環保組織聯合創始人忻皓認為,年輕人參與解決氣候問題是責任,更是機遇,危機背后的新力量和新機遇需要年輕人自己去發掘。“今天,我們在這里共同討論全球氣候災難、水資源的危機等問題,但其中也有著巨大的機遇。氣候問題的解決從許多小小的嘗試開始,但它們終將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前行的巨大力量。”
青年是綠色發展的倡導者、綠色生活方式的踐行者,也將成為綠色發展的受益者。青年立意高遠的同時,也需要立足當下。 謝璨陽說,關于農林轉型、科技創新、公平轉型,有很多可以探討的空間,但青年先要“賦權自我”,才有能力“賦權他人”。
氣候變化是非常復雜的問題,應對氣候變化不會是一日之功。但可以肯定的是,青年們的每一次嘗試,都有助于為當代人和后代創造一個可持續的、具有氣候韌性的世界。“我們不需要一次就做到完美”,桑帕達·文卡特什說,“我們需要的是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一步一步持續前行,一點一滴地減少我們的碳足跡。這樣,我們關于美好未來的夢想總有一天會成為現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賈曉靜 見習記者 袁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7月25日 T04 版